近日,市政府印发了《达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就我市未来5年中药材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一、《规划》出台的背景与意义是什么?
答:2018年6月13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三年攻坚计划(2018-2020)》的通知,明确提出我市中药材发展的方向为“成链发展、有序发展和协同发展”;2019年7月12日,四川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 年)》“要求各地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2019年10月24日,市人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了“以打造‘龙头企业、拳头产品、优质基地’为目标,力争到2025年,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带动、特色产品支撑、优质药材保障的‘巴药’现代产业体系,引领推动我市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正确贯彻落实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精神和要求,巩固我市中药产业三年攻坚成果,更好的促进我市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理顺未来5年中药材发展思路,特出台本《规划》。
二、文件确定的工作目标、发展原则、重点任务有哪些?
答:(一)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80亿元。
(二)发展原则: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优先,因地制宜,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三)重点任务:围绕中药材产业链规划了6大工程作为重点任务,即实施中药材生态种植工程、实施中药现代化集群发展工程、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工程、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实施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实施中药材质量标准建设工程,制定了若干重点举措。
三、如何保障规划的实施?
答:《规划》中明确从强化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推动、强化人才支撑、强化要素保障等4方面,保障规划实施;同时专章介绍了中药材产业的绿色发展环保理念及保障措施,确保发展产业的同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四、在未来5年里,只能按《规划》中的品种发展中药材吗?
答:根据《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中川产道地品种,结合各县市区种植情况,在《规划》中确实罗列了一些中药材发展品种,分为主要品种和特色品种两大类。我们建议各地或企业在规定区域,发展相应的推进品种,很容易形成集团效益和规模效应,但是中药材会有市场波动,所以也可以发展其他中药材品种。
五、只能在《规划》中给定的区域发展中药材种植吗?
答:在《规划》中,根据达州的地理地貌,立足达州中药材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交通体系等因素,科学规划,形成了“一核引领、两翼带动、六极赋能、全域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指导各地发展中药材产业,但并不限定必须在这些区域发展中药材产业,各地可以因地制宜围绕产业升级发展中药材产业。
六、《规划》中提到的“515”计划是什么?
答:即建设5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宣汉、万源、达川3个省级重点县,渠县、开江2个市级重点县)和15个“秦巴药乡”。
七、《规划》中提到的“352”是什么?
答:“352”川产道地药材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提升工程,即三标准(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五规范(良种繁育规范、种植与养殖规范、采收加工规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规范、包装贮藏运输规范)、两体系(质量溯源体系、备案与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