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34号建议办理情况(A)的函

发布日期: 2020-08-07 00:11:38
王陈军等代表:

  你们在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建议》(第234号建议)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事宜

  (一)积极优化中医药人才结构。根据省市人才培养计划,对接实施川派中医药杰出人才工程,积极将我市优秀人才推荐申报为四川省中青年名中医、省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评选,积极开展我市中医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目前全市形成省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省级名中医16人、市级名中医11人和县级名中医62人的梯次递进领军人才培养体系。

  (二)依托院校教育培养中医药人才。依托达州中医学校,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能中能西、能医能护、能药能管理的实用型人才;新建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2019年9月份已正式招生1680人,计划到2022年实现全日制普通高职学生10000人规模,将为达州中医药事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专业人才。同时,积极协调改善达州中医学校的办学条件,尽快实现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的融合发展。

  (三)全面推进师承教育。充分发挥师承教育在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中的作用,不断壮大师承教育指导老师队伍,不断丰富以师承教育为途径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力争实现师承教育常态化和制度化。我市12名四川省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指导30名继承人参加了2015年—2018年的从师学习,28人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出师考核。

  (四)加强外地院校高端人才引进。自2013年我市开展“千名硕博进达州”和“达州英才”人才引进行动以来,借助“千名硕博进达州”和“达州英才”政策,对符合医院、院校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中医药高端人才制定了考核引进、直接进编、补助安家费等优惠措施,灵活引进高端中医药人才。目前已引进中医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60余人。

  (五)发挥中医学药会行业学术交流作用。我局正积极协商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民政局等部门,将达州市中医药学会的业务主管部门由原市科协变更为市中医药管理局,力争尽快完成学会的换届工作,壮大学会队伍,做好学术研究交流活动等工作。

  二、关于对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的事宜

  (一)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2019年,在我市的机构改革中,新单设了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作为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单位),牵头指导协调开展全市中医药事业、产业和文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出台了《关于印发达州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的通知》(达市府发〔2017〕25号)、《关于印发达州市贯彻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实施方案的通知》(达市府发〔2018〕8号)、《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决定》(达市人常〔2019〕43号)等一系列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2020年4月3日中共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委发﹝2020﹞7号)中明确“市级以上政府要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目前,在我局代市委、市政府草拟的贯彻意见(草案)中,也明确要设立市级中医药专项资金。我市市县财政部门注重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将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纳入预算,并逐年提高,2019年全市中医药支出已达5262万元。今后随着经济发展、财力增长,市财政局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为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

  (二)不断加大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倾斜。修订《达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诊疗项目、中药饮片、医疗机构中药制剂、住院理疗项目和中医民族诊疗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中,符合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含中药饮片、中医院内制剂)费用,提高10%的支付比例。从医保制度制定上向中医药倾斜,通过实施差别化医保报销政策,提高中医药就诊使用率。

  (三)不断优化医疗资源。借鉴绵阳等地做法,结合达州实际,市中医药管理局研究起草了《达州市推进中医医疗联合体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多次深入市县中医院调研,召开建设工作座谈会,找出制约瓶颈,寻求破解方法。该《实施方案》经市政府领导审定,会同与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健康委和市医疗保障局等单位联合发文执行。鼓励医师多点执业,鼓励二级及以上医院中医类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

  三、关于进一步加大中医药宣传力度的事宜

  我局从去年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强化宣传营造中医药发展的良好氛围。先后成功举办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联合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先后举办了10多次有关基层中医医疗机构在预防保健及健康服务、中医护理、中医急救能力建设、中医重点专科建设等方面的专题宣传培训;派遣90余次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积极开展中医健康知识宣传,深入社区、学校、乡镇基层开展20余次义诊和健康教育讲座,服务群众2300余人次;积极参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开展现场义诊、捐赠药品、健康指导等医疗卫生活动。下步,我局将持续推进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六进”活动,普及中医药基本理论知识,推广培训中医药“治未病”养生保健知识等,让全社会更加了解、支持中医药事业。

  四、关于打造中医药养生健康产业的事宜

  我局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打造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一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已编制完成,并由市政府办印发。《行动方案》明确了中药材保护利用、品质提升、现代化集群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流通体系完善、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八大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收入达200亿元。

  二是深抓落实工作。充分发挥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龙头作用,加快建设川东中医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通川区中医院康养中心等重大中医药健康养老项目建设。依托优质旅游资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培育康养旅游产业集聚区、康养旅游示范区,推出以中医药养生文化、疗养康复、药膳食疗、药用植物观赏、森林康养等为特色主题的健康旅游产品。举办2020中国达州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招商推介活动。2020年力争将巴山大峡谷、乌梅山、云门天寨景区等推荐为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项目)。对接市文化旅游投资公司、省中医药大健康投资集团公司、新盟风控等,积极筹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投资平台、中药材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找准合作切入点。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中医药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
 
  2020年7月21日


主办单位:达州市中医药管理局 联系电话:0818-2182681
蜀ICP备05031156号 网站标识码:5117000036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